企业新闻News
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习俗与养生
首页>企业新闻
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习俗与养生
来源:本站 时间:2016-03-18 11:06
 

一、春分节气

 

一年中第四个节气。这时昼夜平分,即视太阳 在黄经上自0°至15°的一段时间 (约152天),从每年320日(或21日)开始至44日(或5日)结束。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°57N。狭义上指春分开始,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°与赤道交点(升交点)的时刻;即在320日(或21日)。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,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。春分点和秋分点,合称为二分点。春分点系天文学名词,全球通用;但南半球的春分点指东经180°与赤道的交点,太阳在923日(或24日)经过此点。中国文献中指的春分点,通常指黄经0°与赤道的交点。春分点的确定,始于商代(约在公元前1820世纪)。

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: “一候玄乌至,二候雷始发声,三候始电。”便是说春分日后,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,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: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半。”《春秋繁露•阴阳出入上下之篇》有:“春节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好。”此日阳光直射赤道,几乎全球昼夜等长。其后阳光直射点位置北移,北半球昼长夜短,南半球则昼短而夜长。天文学上规定,春分为春季开始。此时,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 季生长 阶段。华中农谚 :“春分麦起身,一刻值千金”。北京地区,山桃、加拿大杨、连翘、杏树、玉兰等树木相继开花。春分花信:“一候海棠,二候梨花,三候木兰。”

春分时节,在中国的西北大部、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,晴日多风,乍暖还寒。根据近几年来对沙尘这一地区天气的统计,4月最多,3月次之。春分15天,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,在这些地区,大风 卷起的扬沙 、高空飘来的浮尘 ,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 造成的污染,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,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。

 

二、民俗

 

1、祭祀迎日。

古时的春分节日很是重要,此节亦称 “中和节,当天为太阳的生日。春分与之前的龙抬头一样,都形成了崇尚太阳的传统。中国百姓喜红色,此番审美情趣是源于自古对太阳神的崇拜,古代时期,每至春分,皇帝就会率领众臣一起去祭祀太阳,举办迎日活动。

2、食太阳糕。

太阳糕谐音太阳高,寓意讨巧喜庆。何谓太阳糕?其是用米粉做成的圆形面糕,顶端以一只小鸡作为装饰,此小鸡为三足鸡”——源于神话传说之日中有三足乌。太阳即为金乌,而乃阳数,象征阳气上升之春季,此时到处生机勃发,也饱含着百姓对太阳神的崇拜之情。春分吃太阳糕,应景助运。

3、烧太阳钱粮。

此乃老北京的一项特殊民俗活动,春分这天,百姓会把春节时所贴的福字,红纸等迎着太阳烧掉,便是所谓的烧太阳钱粮,这是一种吉祥的处理方式,有烧福得福的说法。

4、竖立鸡蛋。

这是一项很古老的庆祝春天来临的传统活动,据说有四千年的历史。而春分到,蛋儿俏是说春分节气是进行这项活动的最佳时期。如何竖立鸡蛋?可选择一只外表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,把它轻轻地竖立在桌子上。此古老游戏看似简单,实则不易,却也为助运方式之一。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,故有春分到,蛋儿俏的说法。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。

 

三、春分时节养生需要注意什么?

 

1、不宜大热大寒

春分属仲春,此时的肝气很旺,肾气微,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,助肾补肝。

同时,要注意健运脾胃,健脾祛湿。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,力求中和,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力功能协调平均的膳食。比如在烹调鱼、虾、蟹等寒性的事物时,应佐以葱、姜、酒、醋类温性调料,防止因此类菜肴性寒偏凉,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;而在使用韭菜、木瓜、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是,应该搭配蛋类滋阴之品,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,白烧善于、大蒜烧茄子等,有补虚损、降血压、凉血止血的功效;春笋性味干旱,具有滋阴益血、花坛。消食、去烦、利尿等功效,这些都是在春分时最好的补品。

2、不宜大喜大悲

春分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也是精神疾患多发的时候,因而春分时节切记不要大喜大悲,否则不利于肝气疏泄。可以利用春分明媚的时候多做户外活动,或者和好朋友一起去郊游,这样可以保持身心平衡,此外,春天应顺应阳气生发的自然规则,使肝气顺畅,同时保证好睡眠质量,为这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3、要定时用餐,适当的运动

由于春冷暖交替、乍暖还寒,人都很容易出现高血压、月经失调、过敏性疾病等等。所以要特别注意定时睡眠,定量用餐,以达阴阳互补。可以逐渐开始晨练,以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为宜。春分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,但日夜温差比较大,按照勿极寒、勿太热的原则,早晚都要适时添加衣物,平日多晒晒太阳。

春分时期风多、风大,易感冒流涕,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,增强免疫力。

因此,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,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,禁忌偏热、偏寒、偏升、偏降的饮食误区,如在烹调鱼、虾、蟹等寒性食物时,其原则必佐以葱、姜、酒、醋类温性调料,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,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;又如在食用韭菜、大蒜、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,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。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,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。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、定时睡眠、定量用餐,有目的地进行调养,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