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新闻News
端午文化:“恶月恶日”五月五
首页>企业新闻
端午文化:“恶月恶日”五月五
来源:本站 时间:2015-06-18 13:50

 

 

     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“恶月恶日” 驱避说。

      古人认为,阴恶从五而生,五月五日双五相逢,为极凶之恶时,此时阳气极盛、五毒尽显、疫疠肆虐,易扰乱心神、危及健康,引起运势萎靡,因此,端午节在春秋之前是祛病防疫的节日,人们于此日洒雄黄酒以祛毒化煞。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“恶月恶日”这天殉国明志,因此,端午节除了祛病防疫外,还成为祭奠屈原的节日,此后,洒雄黄酒、包粽子的端午习俗广为流传。

       据史书《夏小正》载:
     “此日蓄药,以蠲(juān)除毒气”意指午月除了吃粽子、洒雄黄酒外,还有采摘兰草,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。在唐代,皇帝玄宗会在端午节赏赐群臣百索粽、兰草,象征驱瘟辟邪、驱病化煞、吉祥如意;宋代以后,端午节风俗又增添了新变化,百姓饮用菖蒲(chāng pú)酒避恶气,用艾叶插门避虫毒,象征驱恶避毒,平安度过夏季。

       如今在湘南地区仍沿古俗,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人们都会上香祈福,并在门上挂艾叶,寓意驱走疟(nüè)疾。

       端午期间,五毒会侵害人体健康,影响事业、学业运势,人们必须重视驱除五毒,做好化解工作,帮助自己和家人驱毒定运保安康。